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响应《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号召,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青年学生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2025年7月5日,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制造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2025年暑期继续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号召,携手共青团石城县委、石城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组建调研团队,深入石城县多个乡镇村落,开展专项调研活动,以实际行动探索语言赋能乡村发展的实践路径。
此次调研团队阵容强大,由航空制造学院师生代表、团县委工作人员及青年志愿者组成。他们采用“走访+座谈+问卷”多管齐下的调研形式,深入石城县琴江镇、赣江源镇等地的乡村振兴示范点、特色产业基地及乡村学校,全面了解普通话在乡村的推广和使用情况。
在石城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会议室里,调研团队与当地果农、电商从业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亲切交流,详细询问普通话在脐橙、白莲等特色农产品销售中的实际作用。果农大哥感慨道:“以前和外地收购商打电话,方言沟通总出岔子,订单常因为误会黄了 。后来村里组织普通话培训,志愿者还教我们用手机直播卖货,现在不光能和客户顺畅沟通,直播间里的销量也翻了番。”这一番话充分体现了普通话对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在社区,围绕“校园推普常态化”这一关键议题,调研团队与社区工作者、学生代表展开了深入座谈。航空制造学院的师生结合职业教育特色,向社区工作者分享了“情景化语言教学”思路,为社区推普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方向。航空制造学院的志愿者们充分发挥活力与创意,现场为孩子们开展了一场趣味普通话互动课堂,通过绕口令、角色扮演等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共青团石城县委工作人员表示,后续将以此次调研为重要契机,整合高校资源与志愿者力量,全力推动“推普小课堂”常态化进驻社区,持续为社区孩子的普通话学习助力。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部分老年群体沟通障碍、产业从业者专业术语表达不足等问题,三方高度重视并初步达成共识。后续计划联合推出“航空科普+推普”特色课程,充分融合航空专业知识与普通话教学;由航空制造学院师生发挥专业优势,编写通俗易懂的行业用语手册,满足产业发展需求;青年志愿者定期开展入户结对辅导,确保普通话推广覆盖到每一个需要的人,让普通话不仅成为日常沟通的“桥梁”,更成为助力石城县特色产业升级、人才培育的“助推器”。
调研结束后,团队表示将对收集到的一手资料进行全面梳理汇总,紧密结合石城县实际需求,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方案。未来,也将持续深化校地联动,让推普工作与乡村产业发展、青少年成长紧密结合,为石城县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语言文化新动能,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属于青年的绚丽篇章。(通讯员:温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