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02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深圳“曾师傅”:让民间艺术写入属于时代的新内容

 曾令波在演讲中。

曾令波是深圳慢物质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很多人叫他“曾师傅”。因为他现在做的事情,更多是跟传统的民间手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关。他和团队成员通过多样化的产品创作实践,尝试打通手工技艺与新兴科技、传统美学与当代场景、职人情怀与商业运营之间的鸿沟,在数千年中国民间艺术演进的脉络上,写入属于当下时代的新内容。

第三届SICC服务创新大会16日在深圳举办,围绕文化保育和文化创新, 主办方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邀请7位在文物、建筑、服饰、工艺美术等不同领域的行业专家,探讨传统文化与数字科技间的碰撞思路,探索新的服务设计课题。曾令波便是受邀嘉宾之一。

曾令波出生在四川大巴山区,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木匠,方圆百里的乡亲们的家具、农具等基本都出自老曾师傅之手。小时候曾令波也跟着父亲每天锯木头,成了一个小木匠。上世界80年代末,老曾师傅的木工职业生涯中断了,因为汹涌而来的工业化浪潮,让人们更乐于去购买批量化生产、用现代机械完成、更加漂亮、更加便宜的现代家具。手工艺人一个个做出来的比较老式产品受到冷落。

曾令波在演讲中。 

长大后的曾令波告别了大巴山,来到城市,成为了有梦想的设计师。但在工作的第十个年头以后,开始思考,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到底如何能让人生达到最饱满的状态。这时候曾令波注意到,出自一般木匠之手的长条凳子售价仅几至几十元钱,而经过品牌商家包装,同样的凳子身价立马翻了好多倍。

这是为什么? 曾令波开始思考,能不能给像他父亲那个年代的千千万万个手艺人,带去不一样的职业生涯的可能性?2015年,他召集了很多有共同理想爱好的朋友,跟很多手艺人,以及做生产的工厂,一起组建了慢物质品牌 。他们的每一个产品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寻找原工艺,寻找手艺现状,这个过程中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让产品有很好的发声通道,而且可以更直接触达到感兴趣的群体。

最近几年,曾令波和他的团队分别开展了年画复活计划、剪纸创新等项目,对传统民间艺术进行探索、创新和改造。比如年画,曾令波说,年画里面有太多的内容让人惊叹,无论是什么技法、配色、造型,活泼鲜活的姿态,这就是一个中国原生的老百姓对美好生活最直接、最真挚的表达。但年画为什么会没落呢?是因为现代场景已经没有为其留出存在的空间了。很多国家级别的手艺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年可以卖100万张年画,但如今大部分手艺人一年能卖1万多张已经特别了不起了,因为没有人买了,年轻人不关心这些东西。

选择这些项目,曾令波一方面是让自己要活下去;另一方面是希望民间的技艺可以活下去。这就需要在新的场景用新的形式,面对新的群体建立新的沟通语言。

团队选了一个滚印项目。滚印是一个民间雕版印刷工具,团队保留了它的基本骨架形态,其它则进行工艺化量产的改造,把一个生产工具变成了一个可以量产的产品,一个现代人喜欢的玩具,叫财源滚滚,拿来印卡片、印包包、印体恤等等,同时还具有鲜明的民间木板年画的记忆。接下来团队一鼓作气做了12生肖,这款产品迄今为止依然保持着单品单季销售量冠军的地位。

曾令波说,对于传统文化的延续性的思考其实是要不断地递进。他当天演讲的主题是“民艺再造”,他认为民间工艺再造、非遗传承,也是在当今时代场景、技术与观念的系统重构。民间艺术一旦写入属于时代的新内容,就可焕发青春活力。 

上一篇: 贵州丹寨:欢乐“非遗周”
下一篇: 浙江长兴:娃娃学元曲 传承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