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5月04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大工公管学子赴滇皖调研:探索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与韧性城市建设之道

——“公心笃行”第二期暑假实践团宣传报道

2024年7月11日,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深入云南和安徽两地,开展了以“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与韧性城市提升路径研究”为主题的实地调研。

调研背景:探索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急管理

地质灾害作为全球性问题,尤其在中国的西南和东南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云南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和云贵高原西部,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素有“地震之乡”之称。此次调研中,隋依璇同学将云南的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作为重点研究区域,并展开深入调查。

安徽则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黄山、宣城、安庆、铜陵县等地的山地丘陵地貌使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成为当地应急管理的重点。童若昕同学选择了安徽的这些地区进行调研,深入走访了芜湖市镜湖街道办事处、汀棠街道办事处等近十余个办事处,深入了解了当地的灾害防治与应急机制。

实地调研:发现问题,分析现状

隋依璇同学在云南的调研中,首先关注了地震高发地区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她实地走访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了解了当地的预警系统和社区应急反应能力。丽江和迪庆藏族自治州作为旅游胜地,地震和其他地质灾害不仅威胁着居民的安全,也对旅游经济造成潜在影响。隋依璇同学深入社区和旅游管理部门,调研了他们如何平衡游客安全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并探讨了在这些特殊地理条件下,如何通过韧性城市建设来提升灾害应对能力。

图1 隋依璇同学调研当地居民

在安徽,童若昕同学则关注了山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应急反应机制。在黄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如何在保证景区安全的同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是调研的重要内容。童若昕同学走访了黄山的气象站和应急管理部门,研究了他们的监测预警系统和灾后恢复计划。宣城、安庆和铜陵县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地质灾害的频发对当地的经济基础设施构成了巨大挑战。她通过对当地村镇的走访,了解了村民的灾害防范意识和地方政府的应急措施,探讨了如何提升农村地区的韧性建设。

图2 童若昕同学调研当地居民

调研成果:政策建议与实践探索

通过近一个月的调研,两位同学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也为各地的应急管理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云南省应进一步加强地震预警系统的覆盖范围,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增强社区层面的应急演练频次,提高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同时,还可以在旅游区推广“智慧旅游”系统,将地质灾害预警信息融入游客服务平台,提高游客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在安徽,要加强山区地质灾害监测网络的建设,提升灾害预警的精准度和及时性。此外,地方政府应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广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防范技术,推动农村地区的灾害韧性建设。通过发展农业保险和应急预案,减少灾害对农村经济的冲击。

心怀天下:公管学子的使命与担当

此次调研活动,充分体现了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子们心怀天下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他们不仅关注国家发展的宏观问题,更深入到基层,了解和思考如何从地方实际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未来,公管学子将继续秉承“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精神,深入社会各界,结合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到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中,为实现“韧性中国”的目标贡献更多的力量,为中国应对复杂自然环境下的灾害管理和韧性城市建设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隋依璇、童若昕)

上一篇:“绿野仙踪”|田园交响的生态密码——烟大学子助力蓑衣樊村的生态与经济共兴
下一篇:护蕾行动:无障“爱”之行队开启视听康复中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