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召开了“检护民生”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一起“收--贩--销” 全链条医保诈骗案。(11月22日澎湃新闻) 自从2021年来,被告人王某、李某大量借用老年人医保卡,冒充老年人的身份,以虚开的方式低价购买医药品转卖得利,骗取了106万余元医保基金。被借走医保卡的徐某等国家医保参保人员骗取了国家医保基金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这起重大医保诈骗案移送至监察机关后,无论是诈骗犯还是借卡人员,全案59名涉案人员自愿认罪认罚。最终王某、李某以及药品回收人、医院工作人员等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至12年不等,并处罚金;医保参保人员55人也被判刑并处罚金。
这起案件不仅再次敲响了医保安全的警钟,也提醒我们必须从多个层面加强监管和防范,确保医保资金的安全运行。医保诈骗行为严重侵害了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将里手伷向这片“民生净土”,通过欺诈手段非法牟利,导致医保基金大量流失,严重损害了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因此,对医保诈骗行为必须依法严厉打击, 绝不能姑息迁就。
在这起案件中,王某、李某等人利用老年人的医保卡进行诈骗,不仅侵犯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也暴露了部分老年人在防范意识上的薄弱。一些老年人可能出于对诈骗行为的无知或轻信,将医保卡随意出借给他人,从而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这提醒我们,在加强打击力度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此外,涉案医疗机构在委托代配药制度执行、门诊医师审核把关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为诈骗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医疗机构作为医保制度的重要一环,必须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相关制度,确保医保资金的安全使用。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防止类似案件再次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宝山区检察院在打击医保诈骗行为的同时,还积极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联合公安分局和医保局,搭建“异常人员就医数据模型”,成功发现了多条监督线索并追诉了相关人员。这种科技赋能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打击效率, 也为医保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打击医保诈骗行为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既要依法严厉打击诈骗分子,也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既要完善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制度,也要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检查;同时,还要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打击效率和监管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筑牢医保安全防线,确保医保资金的安全运行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作者:贾佳靓)
医保诈骗成产业链?多管齐下筑牢安全防线!
来源:观资本网作者:社区发展网日期:2024年11月27日阅读量:77

最新内容
- 关于开展“社区健身·志愿服务”暨2025城市社区运动会健身瑜伽公益活动的通知
- 关于公开征求《智力、精神残疾人康复医疗服务指南(征求意见稿)》等五项团体标准意见的通知
- 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幸福家园行动2025年共建内容
- 共绘发展蓝图 同谱和谐新篇 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受邀出席2025海峡两岸 暨港澳社区工作研讨会
- “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 幸福家园行动”2025年启动公告
- 中国社区发展协会领导赴四川专题调研
- 青岛发布最新《青岛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 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召开专家座谈会 集思广益 聚智赋能 共促社区高质量发展
- 山西夏县统一战线开展“凝心聚力谋发展 携手同行共奋进”活动
- 江西玉山县冰溪街道举办2024年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