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宣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6月27日,经管学院“赴泾县薪火宣承实践小分队”前往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的宣纸文化园、宣纸博物馆以及汉唐纸坊进行实地考察,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观文化之美,历竹帘捞纸
活动伊始,小分队在队长徐子妍的带领下首先来到宣纸文化园,图中便是小队成员正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体验制作宣纸中不可或缺的竹帘抄纸环节。打浆后的纸浆在捞纸过程中纤维重组,纸张因而形成,颇具传统浪漫色彩。
探宣纸历史,讲中华文化
第二站,小队来到了宣纸博物馆,白墙黑字,一抹红色的队旗在其中熠熠生辉,恰似大家对博物馆的向往之心。
赏宣纸展品,记心灵之荡
在历史博物馆中,陈列着宣纸多年以来的历程,其中凝结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小队成员穿梭在昏黄的灯光之中,与展品相望,心底的按耐不住的激动促使她们举起手机,将此刻定格成永恒。
见历史成果,摄众人合影
第三站,赴泾县薪火宣承实践小分队来到了汉唐纸坊,小队成员站在纸坊历年获得的荣耀旁拍下又一张合影。
鉴造纸艺术,思技艺之美
木制的牌匾上注明了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的造纸步骤,也是浆料制作中重要的环节——拣皮与拣草。两名小队成员站在敞开的木窗前,静静观察着工作人员的每一个步骤。手指翻飞间,流露出的是工作人员的娴熟技艺,是浓浓的劳动美感。
访晒纸技术,叹劳动智慧
下图里,负责采访的成员正采访着一位在汉唐纸坊工作多年的老员工,他耐心地为大家解答有关晒纸的一系列问题。从温度、湿度、刷数等多方面不难看出技艺的复杂,但老师傅的脸上却不见担忧,而是胸有成竹,他说“无他,但手熟尔”。劳动人民的智慧令人们折服。
今日历经三站,赴泾县薪火宣承实践小分队见证了宣纸一路走来的历程,看到了劳动人民对宣纸制作工艺的传承。此趟旅程不再是在冰冷的屏幕外感受宣纸,而是真真切切地来到了宣纸的发源地。当指间触碰到柔软的纸张,一股奇妙的文化自信油然而生。无论是宣纸文化园、宣纸博物馆,还是汉唐纸坊,它们都是宣纸文化的载体,人们就这样一代代把这项技术传承下去。宣纸文化在人们的发掘下不至于明珠蒙尘,而是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仍然焕发出勃勃生机。(通讯员:詹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