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04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一面锦旗背后的治理蝶变:重庆黄水镇“党建引领·信义破题”治理模式破解安置小区难题

近日,黄水镇板桥枫林小区10名居民代表一行携一面印有“排忧解难服务居民,尽职尽责心系群众”字样的锦旗来到黄水镇人民政府,致谢黄水镇推行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为小区带来的蜕变。这面锦旗见证的不仅是一次致谢,更是拆迁安置小区从“脏乱差”到“美净齐”的治理转型。

 

 

红色引擎筑架构:党委牵头搭建共治体系

作为典型拆迁安置小区,板桥枫林曾面临物业费收缴率仅为60%、设施维护滞后、居民投诉频发等难题。在黄水镇的指导下,板桥社区组建了“社区党委书记+议事会+专业志愿者”治理小组,构建起“党委统筹、居民参与、专业支撑”的治理架构。通过“爱邻协商议事会”,发动党员、热心群众等群体参与小区共建共治共享,完成6处排污管道抢修、二期消防大门重新修缮、休闲椅与宣传栏增设、绿化景观改造、外墙维修、井盖及楼道消防灭火器更换等实事,让居民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议事”。

 

信托机制破痛点:阳光财务激活信任

社区创新引入“公共账户+阳光运行”的信托制物业管理模式,通过开放式预算精准规划收支,确保物业费、公共收益等资金严格遵循“以收定支、权归业主”原则,有力保障居民知情权与监督权,实现物业费收缴率从60%至90%的显著提升,设施设备维护成本节约38%、人工成本降低45%,扭转过去镇政府及社区为小区高额物业管理成本“兜底”的困局,让居民从“被动缴费”变为“主动监督”,居民满意度跃升至90%,投诉率下降50%,真正实现从“政府输血”向“小区造血”的治理蜕变。

信义文化聚人心:志愿队伍化解纠纷

以“信义”凝聚人心,通过消防演习、电梯应急救援演习等活动发掘居民骨干,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累计调解邻里矛盾10余起。“以前小区问题没人管,现在事事有回应,钱花得明明白白!”居民李阿姨感慨道,通过“信义文化”增强了邻里信任,让小区焕发新生。

锦旗是肯定更是鞭策,黄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基础,依托黄水镇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打造“小区治理全方位支持平台”,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下的信义治理实践,让“信义文化”成为邻里和谐的“粘合剂”,为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的安置小区治理提供鲜活样板。

上一篇:湘潭大学“新莲心”实践团访谈田心村书记,探索“留”量难题
下一篇:“云”开“邪”散,共筑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