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人文学院“星火醴源 漫绘新章”社会实践队赴西津渡街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西津渡地标建筑符号与红色党建的引领力量,开启了一场融合历史、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探索之旅。
红色西津渡,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主城西北部云台山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激昂的革命精神。它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依山临江而建,素有“长江第一渡”的美誉。
初到西津渡,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英国领事馆旧址。这座建筑宛如一位沉默的历史老人,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见证着中国近代那段屈辱与抗争交织的历史。1889年,镇江人民为了反抗英国租界当局的暴行,毅然决然地火烧了领事馆。这一壮举,如同黑暗中的一道闪电,展现了镇江人民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炽热的爱国精神。
队员们仔细观察建筑的风格,发现它融合了西方的建筑特色,与周边传统的中式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象征着当时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冲突,更凸显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来侵略时的坚定立场和顽强抗争。
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用相机拍摄下建筑的外观,记录下每一个细节。同时,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深入了解这段历史故事的背景和经过,为大创项目做准备。
告别英国领事馆旧址,继续前行,便来到了尚清戏台。尚清戏台是红色文化的重要传播阵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等经典红色戏曲在此轮番上演,让市民与游客在品味传统戏曲魅力的同时,沉浸式接受红色文化熏陶,街区内红色氛围愈发浓厚。
往前走就是昭关石塔,这座石塔建于元代,历经多个朝代的更迭,见证了西津渡的繁荣与沧桑。围绕石塔漫步,仿佛能感受到一种神秘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石塔上精美的雕刻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岁月。
参观完昭关石塔,队员们的红色西津渡之旅也接近了尾声。这次参观,让队员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红色西津渡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革命精神。每一座地标建筑,都像是一本打开的历史书,诉说着当年的故事;每一处历史痕迹,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用心感受着每座建筑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红色精神,用文字和影像将它们记录下来,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发扬爱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供稿来源:“星火醴源 漫绘新章”社会实践队 通讯员:施宇欢 刘晓月 谢天鸣 杨欣雨 薛沈鹂 王心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