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23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南宁学院“回声”特殊儿童关爱服务团|墙绘焕新颜,爱心暖童心

2025年7月11日,南宁学院“回声”特殊儿童关爱服务团在恒安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心墙绘活动。恒安卫生服务中心的墙面以白色或浅灰色为主,整体干净整洁。为了进一步提升环境对特殊儿童的积极影响,志愿者们精心设计并绘制了充满童趣的卡通形象、自然风景,用斑斓的色彩与真挚的爱心,为原本素净的康复空间注入了温暖与活力,旨在为接受康复训练的孩子们营造一个更轻松愉悦、利于身心成长的视觉环境。

图1恒安卫生服务中心志愿者墙面改造前合影

墙绘活动前,志愿者们不仅做了充分的功课,了解到特殊儿童对色彩、图案的天然敏感度,更与中心负责人陈校长进行了深入沟通和商议,最终选定了“森林小伙伴”主题墙绘,使用明快柔和的色调与贴近自然的场景,期待本次精心设计的墙绘能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更贴近心灵的“童话世界”。

活动中,志愿者们分工协作,有的负责勾勒轮廓,有的专注填充色彩,一个个充满童趣的卡通形象、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致在他们的笔下逐渐显现。温暖明亮的色彩搭配,让原本单调的墙面焕发出新的生机。期间,不少孩子好奇地围在一旁,用稚嫩的小手轻轻触碰未干的颜料,志愿者们便顺势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教孩子们识别颜色,偶尔还会让他们在空白处添上一两笔,整个训练中心充满了欢声笑语。

图2志愿者们用铅笔在白墙上打稿

图3志愿者们进行填色环节

图4志愿者进行高空墙面绘制

图5志愿者在画“小狐狸”

图6志愿者在画“小浣熊”

绘制过程中,指导老师林月梅也加入了墙绘活动。她一边观察志愿者们的绘制进度,一边耐心地提出建议:“小狐狸的尾巴可以再蓬松一点,这样更显活泼。” 在她的指导下,墙面上的小动物们愈发灵动,仿佛下一秒就要从墙上跳下来与孩子们玩耍。志愿者们表示,他们深知特殊儿童对色彩、图案有着天然的敏感度,希望这些墙绘能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更贴近心灵的“童话世界”。在孩子们进行康复训练时,通过视觉上的愉悦感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激发他们对环境的探索欲与参与感。

图7指导老师林月梅加入墙绘活动

图8志愿者们与墙绘开心合影

图9志愿者们展示墙绘成果

经过两天的精雕细琢,志愿者们终于携手完成了“森林小伙伴”主题墙绘的创作。从最初的构图布局,到反复填涂上色、精细勾勒细节,每一笔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与汗水。面对高大的墙面,志愿者们群策群力,分工协作,有的负责调色铺陈大块底色,有的则专注于描绘小动物们灵动的神态和森林植物的繁茂纹理。他们不厌其烦地叠加色彩以追求理想的饱和度与层次感,更以极大的耐心一笔一划雕琢出鸟儿的翅膀、兔子的眼睛、松鼠的尾巴等生动细节。最终,一幅充满童趣与生机的“森林小伙伴”画卷跃然墙上,憨态可掬的动物形象与葱郁的自然环境和谐相融,不仅美化了康复中心的环境,更将一片充满想象力的自然乐园带到了孩子们身边,为特殊儿童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温馨治愈空间。

图10墙绘创作的色彩印记——志愿者的双手

图11团队师生们在墙绘前欢乐合影

恒安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师对此次活动赞不绝口:“孩子们看到这些漂亮的墙绘后,眼睛都亮了,康复训练时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不少。特别感谢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带来了这么大的惊喜,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特殊儿童群体的关注与温暖。”南宁学院“回声”特殊儿童关爱服务团的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心与责任,他们沾满颜料的双手、额头渗出的汗珠,都是青春力量的见证。这场看似简单的墙绘行动,不仅为特殊儿童的成长之路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更在无形中搭建起一座连接社会与特殊儿童群体的爱心桥梁,让温暖与善意不断传递下去。

图12团队师生与服务中心老师合影留念

文字|卫虹玲、凌琳、任悦、何信、何思姚

图片|林月梅、蔡小云、覃靖雯

上一篇:广东二师“戎耀之声”宣讲队与阳西织篢镇武装部联合打通助学政策便民通道
下一篇:广东二师“戎耀之声”宣讲队与阳西织篢镇武装部联合打通助学政策便民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