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31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电” 燃梦想照乡野,青春力量助振兴 ——华中科技大学志愿服务队来凤县实践纪实

七月的恩施州来凤县革勒车镇,青山如黛,溪泉潺潺。一支青年队伍穿梭在乡间小路与校园课堂间,他们是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 燃梦想科普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在为期 21 天的暑期志愿托管活动中,这群年轻学子用知识浇灌童心,用脚步丈量乡野,在鄂西山区谱写了一曲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课堂内外,播撒知识星光

清晨的革勒车镇中心小学,总能听见朗朗书声与阵阵欢笑交织成的特殊晨曲。志愿服务队为当地孩子们精心设计的 “七彩课程表”,成了这个夏天最珍贵的礼物。建筑史课堂上,队员们用乐高积木搭建起故宫角楼与土家吊脚楼的模型,让孩子们在拼搭中触摸古今建筑的智慧;汉族服饰文化课上,素色棉布在孩子们手中变成绣着团花的 “汉服”,指尖针线缝缀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最令人期待的当属电气小实验课堂。当孩子们亲手点亮自己组装的简易电路,看着小飞机机翼转起的瞬间,眼中闪烁的光芒比盛夏的阳光还要璀璨。“太阳是怎么跑到马达里的?” 面对孩子们充满好奇的提问,队员们拿出太阳能发电板模型,讲解清洁能源原理,将科学的种子悄悄埋进童心。此外,书法课上墨香氤氲,竹笛课上笛声悠扬,扭扭棒在巧手中变成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手绘课上孩子们用色彩描绘心中的乡村……21 天里,40 余门特色课程如春雨般浸润着孩子们的成长。

田野乡间,探寻振兴密码

在陪伴孩子们的同时,服务队分批次深入革勒车镇的田间地头,开启了一场特殊的 “乡村电力调研”。队员们带着录音笔与笔记本,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访了多个街道,深入了解当地居民的用电情况。

走进当地国家电网营业厅,智能缴费终端与电力调度大屏展现着乡村电力的现代化图景。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当地即将实施的电网下地改造工程,让变压器容量提升,提高供电可靠率达,为茶园灌溉、民宿经营等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队员们在整理近百份采访记录时发现,“电压稳了”“电费降了”“办事方便了” 成为村民提及最多的关键词,这些朴素的话语背后,是农村电网升级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青春聚力,续写山海情长

离别那天,孩子们将亲手绘制的 “我们的夏天” 画卷送给队员们,画面里既有亮着灯的教室,也有山间的电线杆与微笑的电力工人。这场跨越千里的相遇,不仅让知识在乡野间流动,更让青年学子深刻理解了 “电力是乡村振兴的先行官” 的深意。

“看到电力发展如何改变乡村面貌,才真正明白课本上的‘大国重器’离百姓生活这么近。” 队长杜同学在实践日记中写道。21 天的时光里,志愿服务队既做知识的传播者,也做乡村发展的观察者与记录者。他们用镜头捕捉土家吊脚楼里的现代电器,用文字记录电力人守护光明的故事,更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当载着队员的车辆驶离革勒车镇,窗外的山影渐行渐远,但那些课堂上的欢笑、田野间的对话、电线上的阳光,已成为镌刻在青春记忆里的温暖印记。这场 “电” 燃梦想的旅程,不仅为乡村孩子点亮了希望之光,更让青年学子在扎根大地的实践中,读懂了乡村振兴的时代内涵,让青春的力量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光芒。(作者: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燃梦想科普志愿服务队张宏波)

上一篇:四川成都:我家传家宝故事采集第二期之 “传承好家风 弘扬好家训”
下一篇:[河北经贸大学]实践报道:会计学子“栗”行燕赵 专业赋能板栗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