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关乎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美丽乡村的建设。2025 年 7 月 23 日至 25 日,由刘硕担任队长,李承栩、王梓璐等 12 名队员组成的 “冲鸭队”,在安徽省蚌埠市开展了以 “‘节能环保・乡村治理’背景下安徽省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团队深入乡村一线,探寻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痛点难点,为破解治理困境贡献青年智慧。
此次调研有着坚实的政策背景支撑。2021 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 年)》明确提出,到 2025 年要持续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有效管控乱倒乱排现象。在这一政策指引下,冲鸭队的调研活动既贴合国家战略需求,又聚焦基层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为确保调研扎实有效,7 月 23 日正式启动前,团队成员已做好充分准备。大家广泛搜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相关的政策文件、学术资料和地方典型案例,围绕调研重点、方法和预期目标展开热烈讨论。经过多轮打磨,团队确定了清晰的实践思路,并详细规划了未来三天的调查进度,为实地调研筑牢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7 月 24 日,冲鸭队深入蚌埠市周边乡村开展实地调研。队员们沿着河道徒步巡查,走进村落细致观察,用脚步丈量农村生态环境现状。调研中发现,前几年当地农村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且呈现复合型特征。水污染来源广泛,既有村民生活污水、周边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道形成的明水污染,也有饲养家禽家畜产生的粪便垃圾经雨水淋溶渗透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固废污染同样不容忽视,生活垃圾与工业废弃物随意堆放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垃圾若处理不当,极易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造成 “三层污染”,严重破坏农村生态平衡。
7 月 25 日,团队按计划对中环环保工作人员、社区干部、村民等不同群体开展深度访谈。在与村民的交流中,队员们发现绝大多数居民对生活污水回收与综合利用的意识较为淡薄,不少人认为 “污水随便排,垃圾随便扔” 是习以为常的事,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难以改变。同时,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处理流程不规范等问题也普遍存在,部分村庄甚至没有基础的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恶化。中环环保的工作人员则向队员们坦言,基层环保工作面临着技术落后、资金短缺和专业人员不足等多重压力,治理效果难以有效提升。
综合分析访谈记录与调查问卷结果,冲鸭队总结出蚌埠市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的三大典型问题:一是村民环保意识淡薄,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观念不足,生态保护的主动性不强;二是垃圾、污水产生速度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消化能力,现有治理系统存在明显缺失和结构性短板;三是环境保护经费长期紧张,基础设施建设和后期维护跟不上,导致治理效果大打折扣。尽管目前尚未造成极其严重的生态灾难,但污染持续恶化的苗头已不容忽视,治理工作刻不容缓。
队长刘硕表示:“此次调研让成员深刻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紧迫性和复杂性。接下来,我们将系统梳理调研数据,结合国家政策与乡村实际,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希望能为蚌埠市农村生态环境改善贡献青年力量。”冲鸭队的实践活动,不仅是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的一次深度摸底,更彰显了青年学子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为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