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9月18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四团司法所:问需普法润民心 精准施策惠民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四团司法所紧扣团场社会治理需求,创新实践“问需普法”新模式,以问题导向破解普法“供需错位”难题,通过“问诊需求——靶向供给——长效惠民”全流程革新,推动法治服务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让法治真正融入群众生活肌理,为团场和谐稳定筑牢法治根基。2025年以来,累计收集群众法治需求120余条,开展精准普法活动68场次,覆盖群众12000余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4起,涉及纠纷金额840余万元,为广大职工群众送出“法治礼包”1000余份。

精准普法“滴灌”三类群体 。八十四团司法所联合多部门开展“护苗”行动进校园,以真实案例拆解网络诈骗套路、剖析校园霸凌危害,让青少年直观掌握自我保护方法。结合《民法典》解读学校家庭保护职责、维权路径等内容,将抽象法律转化为可感知的“保护伞”,促进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结合团场生产生活实际,司法所深入13个连队(社区),将普法阵地直接扎进农业生产一线,用职工群众熟悉的“家常话”,把土地承包、农机作业、灌溉用水这些田间生产时常碰到的问题讲透,他们借着“东头地块农机压了西头苗”、“上游抢灌误了下游播种期”的真实案例,手把手教大家看懂土地流转合同里的权责条款,理清楚相邻地块“你浇地别淹我苗、我耕种不占你垄”的调解道理,让那些印在纸上的法律条文,真正带着田垄的温度、沾着耕种的湿气,变成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田间指南”。

司法所聚焦企业经营难点、痛点,联合团场平安法治办、法律顾问开展“法护营商”专项行动。围绕企业经营

常见的合同纠纷、劳动权益保障、安全生产等法律问题,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管理、防范法律风险,提供“全科式”法治体检,帮助企业修订制度文本、合同文本、化解债务纠纷等。同时,面对面解答员工法律咨询,引导员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零距离”普法,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不仅提升了企业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增强了员工法律意识,也为促进团场辖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构建双线融合普法新格局。为打破“摆摊式”普法局限,构建“流动+固定”普法网络。八十四团司法所在怪石峪景区、团场社区、公园等阵地开展普法宣传10余场次,通过设立“案例咨询台”解答消费维权、民间借贷、邻里纠纷、劳动争议、物业管理等问题160余人次,发放法治宣传用品2000余份。司法所还以第五师双河市5.19中国旅游日活动为契机,组成普法志愿服务队,走进景区开展“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普法宣传活动,覆盖游客800余人次,将普法课堂搬到游客身边,让民法典知识融入山水风光,为游客送上“法治清风”。针对务工人员开展“安心行动”,在工地、市场宣传维权法规,成功化解劳务合同纠纷12起,追回拖欠工资71.4万元。

 

人气商圈、社区游园会、农贸市场、团场职工赶集日……处处都有司法所组织的普法志愿队的身影,通过演绎情景剧、邀请退休老干部担任宣讲员等形式,深入基层开展防范养老诈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宣讲活动10场次,织密反诈“防护网”。

在司法所开展的“法治微课堂”环节,司法所干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近期电信网络诈骗的典型案例,深入揭露“刷单返利”“投资养老”“高薪陷阱套路”等骗局,让广大职工群众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为了让群众更加沉浸式感受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司法所干警自编自导反诈短视频,以犯罪分子自白的视角剖析犯罪手法,提醒团场广大职工群众识骗防诈。“以后遇到事情还是多跟家人商量,这次活动都是法律‘干货’,让人安全感满满!”第五师八十四团吴都社区王阿姨看了反诈视频后频频点赞。

司法所积极探索将“单向式灌输”普法形式向“互动式”普法模式转变,群众在哪里,普法宣传就延伸到哪里。除了将普法服务搬到群众“家门口”,司法所还积极打造“云端”普法服务,将法律知识转化为群众“指尖可触、生活可用”的实用指南。他们依托微信平台,组织司法所干警、专职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加入辖区25个居民群、商户圈,实时收集诉求并推送法律知识,累计发布解读视频、案例文章156条,解答群众疑问213次,推送法律法规与本地法治动态89条,让法律不再是厚重的法典堆砌,以“一传十、十传百”的宣传带动作用,实现“手掌心”“指尖上”的普法,进一步增强了辖区群众对法律服务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做好特殊群体的“法治稳压器”。为加强对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掌握矫正对象工作、生活、思想状况,八十四团司法所日常开展入户走访及个别谈话,确保走访全覆盖,矫正对象逐一见面,工作人员与矫正对象及其家人进行了沟通,详细了解了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对就业无门、家庭有重大变故、身患疾病等有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详细的了解、逐一登记并上报团场党委申请帮扶,就矫正对象提出的家庭关系、工作压力、生活困难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积极疏导情绪,并鼓励其要树立信心,积极配合社区矫正监管工作。在《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之际,八十四团司法所开展“学习+宣传”活动,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学法律、析案例,再邀其化身志愿者,与干警在公园发手册、解疑惑,共发资料300余份、解答咨询30余人次,强化矫正对象法治意识,也提升公众认知。

司法所将普法融入安置帮教对象走访,结合以往情况精准施讲,对涉经济类犯罪人员解读《刑法》,对因过失犯罪的人员重点开展“责任认知”与“行为边界”教育,通过“操作失误致他人损伤”“疏忽管理引发安全事故”等同类案例,解析过失犯罪中“应当预见而未预见”的法律界定,明确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同步讲解社保、就业政策的法律依据,指导劳动维权,以拉家常式沟通让他们明白守法是安稳生活的基础,助力社会融入。

据八十四团司法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持续深化“问需普法”长效机制建设,通过系统化推进、项目化实施、品牌化打造,以法治赋能基层治理为主线,推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特色普法项目,着力构建“需求收集——精准配送——效果反馈”闭环机制,推动普法工作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让法治阳光始终照耀团场每一寸土地,为团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供稿单位:新疆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八十四团司法所 侯宝成 孙双喜 刘焕)

上一篇:新疆兵团第五师双河市人民调解中心:矛盾排查促和谐,普法宣传保平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