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0月21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11月13日社博会见!回顾三十载社区发展中国答卷,共享产业新机遇

金秋蓉城,府河风暖。22天后,2025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大会、首届社区发展(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社博会”)将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启幕。

这场盛会既是对“社区发展”概念引入中国30周年的致敬,更是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关键节点上,为全球基层治理搭建的交流合作新枢纽,以“社区让生活更美好”为内核,串联政策导向、行业创新与民生向往。

深耕:三十载社区发展的中国答卷

1995年“社区发展”概念正式进入中国视野,从最初的社区服务试点,到如今“多元共治”“智慧赋能”的全域实践,30年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治理之路。

三十载栉风沐雨,中国社区发展完成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转型、从“管理”到“治理”的升级,实现基础配套向智慧赋能、单一行政推动向多元协同参与的跨越式发展。首届社博会的举办,正是对这一历程的集中检阅——10000平方米展区内,八大主题板块将系统呈现我国社区治理的300余个典型案例,其中既有北京“回天行动”的区域协同经验,也有浙江“未来社区”的数字化实践,更有成都“百千万工程”的城乡融合成果。

数据印证着全球对这场盛会的期待。据了解,截至目前已有来自韩国、意大利、英国、斯里兰卡等15个国家的40余家境外机构确认参展;国内28个省区市的政府代表团已报名参会,计划通过社博会对接治理经验与合作项目。“中国社区发展的实践为全球提供了鲜活样本,我们希望通过社博会找到与本土治理需求的契合点。”诸多国际参展代表表示。

共振:三大维度激活发展动能

社博会以“社区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打破传统展会边界,从“成果展示、供需对接、场景落地”三个维度发力,打造全链条赋能平台,为全球社区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落地”的实践样本。

社博会通过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为各地社区发展提供了破解治理难题的“金钥匙”。展会共设置8大展区,覆盖社区科技、智慧管理、康养服务等核心领域。本届社博会创新推出“社区标杆场景共建模式”:“智慧共生实验室”“银发乐活家园”“食韵烟火厨房”等16个特色场景,需由“场景发起人”整合5家以上“解决方案伙伴”与“内容共创方”,形成从技术供给到运营落地的完整链条。

此外,本次社博会区别于传统展会,旨在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和场景高效落地,构建完整的生态“闭环圈”。在社博会现场,“供需对接专区”将成为核心亮点。组委会已提前梳理全国31个省区市的社区治理需求清单——从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社区智慧安防系统搭建,到社区食堂运营服务、青少年托管项目落地,共涵盖12大类86项具体需求。

共享:治理新动能,产业新机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的关键之年。对于政府端而言,社博会是梳理“十四五”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成果的“总结会”,更是为“十五五”基层治理现代化探路的“研讨会”。社博会通过来自全国各个社区案例与全球经验的碰撞,明确未来社区智慧化、慈善化、韧性化的发展方向。

社博会的价值,不止于经验展示,更在于搭建“政策-需求-产业”的闭环对接平台。正如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开艳所言:“我们要让‘治理经验’转化为‘可落地项目’,让‘社区需求’对接‘企业方案’,真正实现多方共赢。”

数据更能印证社区产业的潜力,据了解,我国社区服务市场规模已突破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2%。“十四五”以来,全国新增社区服务类企业超10万家,其中智慧社区、社区康养领域企业增速超20%。社博会搭建的平台,正为企业深耕这片“蓝海”提供关键支点。

三十载社区发展,见证中国基层治理的蝶变;首届社博会,将开启全球社区合作的新篇。22天后,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代表、企业从业者将汇聚蓉城,在成果交流中凝聚共识,在供需对接中寻找机遇,在场景落地中探索未来。这不仅是一次展览,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社区桥梁”,终将以开放共赢的姿态,书写“社区让生活更美好”的新答卷。(特约撰稿人:《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 邱惠颖)

上一篇:协会声明|关于“2026全国社区春晚”活动的严正声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