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流区东升街道三里坝社区,一位特殊的志愿者正用行动打破沉默,让温暖在邻里间无声流淌。作为社区“温暖同行·携手共护”特殊群体关爱项目的参与者,这位聋哑老人虽无法言语,却以真诚的笑容和细致的行动,成为社区志愿服务中一抹动人的亮色。
主动参与:无声的请求,热忱的初心
项目启动初期,社区工作人员在志愿者招募宣传点偶遇这位驻足询问的聋哑老人。他用手势坚定表达参与意愿,这份主动与热忱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经过耐心的手势沟通与需求了解,他正式加入“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成为队伍中特殊却不可或缺的一员。
双向奔赴:在帮扶中感受温暖,在服务中实现价值
在和老人一起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这位志愿者其实也面临健康与独居的困境,却因沟通障碍鲜少主动提及。“不能让热心人独自面对困难。”于是,社区与贝森社工迅速行动,结合老人的实际情况提供了针对性帮扶。当工作人员将健康检测手表送到老人身边时,他反复用手势比画着“谢谢”,眼角的笑意藏不住内心的感动。


深度了解聋哑志愿者需求 为聋哑志愿者调试手表
感受到关怀的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志愿服务:在为多重残疾居民安装农作物防护提示牌时,他通过手势与社工默契配合,精准固定提示牌位置,为居民的生计安全筑起“防护墙”;在重阳佳节为高龄独居老人安装紧急呼叫报警器时,他耐心调整设备高度,用无声的行动传递关怀。而这份双向的温暖,也迎来感人的回馈——老人的子女专程到社区送来印有“无声世界,有爱港湾”的锦旗。“不仅给予了我父亲生活上的关心,更让他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我们为他骄傲!”子女的感激之言,正是社区“助人自助”理念的生动印证。

聋哑志愿者及其家人为三里坝社区送锦旗
长效循环:从社区受助者,到温暖传递者
如今,这位聋哑志愿者已成为社区志愿服务的“常客”,从协助残障朋友创作手工,到为独居老人捎带物资,他用行动证明:沟通无需言语,善意自能共鸣。“看到他积极融入社区、主动传递温暖,再收到来自他家人的认可,我们知道这份关爱真正走进了大家心里。”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这正是项目的初心:不仅为特殊群体送去帮扶,更搭建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传递邻里温暖的平台。

参与志愿者培训

为多重残疾居民安装农作物保护提示牌


为高龄独居老人安装报警器
三里坝社区以需求为导向,构建起“社区帮扶—居民反哺”的良性循环,让特殊群体在互助中实现价值,让邻里守望成为社区温情底色。未来,这一“特殊帮特殊”的模式将持续深化,助力更多居民在奉献中点亮人生,让邻里互助的暖流涌动在社区每个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