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09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在贫困乡村播撒希望的种子 ——访北京市石景山区接受捐赠事务管理中心主任兼区慈善协会秘书长贺迎潮

一双大大的眼睛,一头干练的短发,45岁的贺迎潮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贺迎潮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参加了盛会。当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心潮澎湃、眼泛泪花,“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为自己能够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而感到光荣和自豪。”

贺迎潮,是北京市石景山区接受捐赠事务管理中心主任兼区慈善协会秘书长。多年来,她注重发挥民政捐赠救助工作在组织、动员、协调等方面的职能优势,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以发展教育、阻断代际贫困为突破口,在促进贫困地区困难群众脱贫和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4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帮扶台账

石景山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始于2017年,帮扶对象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河北省顺平县和青海省称多县。

在贺迎潮的电脑里,详细记录着石景山区民政部门和慈善协会几年来对这4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帮扶台账,包括每一个项目的内容、每一笔善款的支出、每一位受助对象的回访记录以及相关的影音资料等。

贺迎潮告诉记者,让她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对宁城县五化镇困难群众的救助。为了更精准地开展帮扶工作,区民政局、慈善协会一行人于2018年6月赴当地调研,对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摸底。

鸽子山村是五化镇的一个偏远山村,绕着蜿蜒崎岖的盘山公路行驶将近三个小时才可到达。58岁的村民李文友(化名)是生活在这个小山村里的重度失能病人,与其相依为命的儿子也因身患癫痫无法从事体力劳动,两人虽享受低保,但生活仍陷入极大困境。在李文友家的院外,众人还没走进大门,远远就听到了房屋内隐约传出的哭声。原来,身患肝癌的李文友因疼痛难忍,正跪在炕上呻吟哭泣。

李文友的家中昏暗、简陋。见有人来看望,他立刻忍住了哭声,挣扎着想站起来,大家赶忙上前扶他坐下。看着瘦弱的李文友,贺迎潮的眼泪夺眶而出,本想说些什么,可又不忍再多谈一句。

回到北京后,石景山区民政局和区慈善协会第一时间研究启动五化镇重度失能病人家庭救助项目,协调16.5万元捐赠资金为64名病人购买了护理用品,减轻他们的医疗负担。

贫困乡村建起电脑教室和音乐教室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我们对口支援的四个县地理位置偏远、自然资源匮乏、教育事业发展滞后,帮助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是阻断代际贫困的根本之策。”贺迎潮坚定地说。

经过反复调研并征求当地有关部门意见,石景山区民政部门和慈善协会决定将帮扶重点放在教育扶贫上。多年来,先后协调59.3万元资金,帮助宁城县130名、莫旗325名、顺平县110名、称多县100名贫困学生解决就学难题。有的孩子穿上了新鞋,有的孩子买了新书包。每每收到当地工作人员反馈的照片,看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贺迎潮的心里总是甜滋滋的。

有一年,区慈善协会收到了宁城县慈善总会发来的函,上面写道:“宁城县财政资金严重匮乏,对教育设施投入不足,一些学校多年未添加教学器材,现有的器材设施严重老化,请求石景山区慈善协会伸出援助之手。”

这份特殊的求助函,让贺迎潮的心里顿感沉甸甸的。“这忙必须得帮!”区慈善协会迅速协调55万元资金,为宁城县三所学校建立了电脑教室和音乐教室。如今,学生们在这里学会了操作计算机,有的在这里能够伴随钢琴曲放声歌唱。在宁城县第三中学的电脑教室内,50多台电脑整整齐齐地摆放在6排桌子上,阳光把教室照耀得格外明亮,教室的墙壁上赫然写着“慈善捐赠、大爱无疆”。

提炼帮扶工作“八步法”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需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为此,贺迎潮边工作、边总结,不断推动帮扶工作的制度建设。

她首先解决的是异地支援难题。4个贫困县中,最远的距离北京2300多公里。如何把帮扶工作做好、做实?在石景山区民政局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贺迎潮会同当地民政和慈善组织共同建立了协调联系制度。

地方工作人员说话多为方言,与他们沟通时存在一定障碍,有时甚至还需要特地找会说普通话的同志帮忙翻译。让贺迎潮感动的是,大家都对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有着极大的热情,共同研究制订帮扶计划,互通帮扶措施,并及时沟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极大提高了工作的效果。

贺迎潮深刻地认识到,扶贫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为加强对帮扶项目的跟踪问效,贺迎潮带领工作团队创新精准扶贫实施机制,专门研究制定了《帮扶项目跟踪管理流程》,总结形成摸底、推荐、审核、公示、发放、签领、回执、回访的帮扶工作“八步法”。采取全程跟进、随机抽查、信息公开等形式,保障捐赠款项使用公开透明、程序环环相扣、工作紧密衔接。

一个人与一个团队的并肩战斗

从收藏盒中小心翼翼地拿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勋章,贺迎潮眼圈泛红。“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依靠的是无数人、无数群体的共同付出和努力。我们的捐赠资金汇聚的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群众和企业的爱心。这份荣誉,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贺迎潮不厌其烦地向记者描述那难忘的一幕一幕。

2020年4月的一天,石景山区人民法院的一名工作人员搀扶着一位80多岁的退休法官走进了区慈善协会办公室。老人从退休金中捐出了2万元,希望能为贫困地区做些贡献。当得知自己的善款将平均分成4份,分别划入4个贫困县的帮扶资金中,老人开心得像个孩子。

2021年1月4日,社区居民包大妈来到石景山区接受捐赠事务管理中心,捐助了500元善款。元旦假期后的第一天来捐款,是包大妈多年来的惯例。她常跟工作人员念叨,“每天节省1元钱,对我来说没什么损失,但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来说,可能就是雪中送炭。”

贺迎潮说,虽然勋章是颁发给她的,但那些无法计数的捐款人,更配得上这份无限荣光。

“相比那些牺牲在扶贫战线的战友,相比在新疆、西藏驻村多年的扶贫干部,相比那些时刻心系脱贫攻坚的普通百姓,我所做的实在是微不足道。组织上给予我这么高的荣誉,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撸起袖子加油干!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民政和社会组织自身优势,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贺迎潮说。

上一篇: 河南正阳种下“扶贫花”结出“振兴果”
下一篇: 陕西杨凌:“洋博士”的春耕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