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19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上海南桥:构建红色“圈网罩” 实现幸福全覆盖

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致力于打造富有人性化、人文化、人情味的“萤火之城”,关注“沉默的少数”,拿出暖人心、聚民意的“杀手锏”,突出党建引领、分类指导、多元参与的“源动力”,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出新见效。

找准老吾老“共振区”,打造为老服务圈

服务菜单上下功夫。针对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要,通过服务模式的单独定制、服务内容的推陈出新,让老百姓的更多需求得以满足。推动机关、国企、“两新”组织等共建单位资源、区域化党建项目进社区,拓宽服务范畴。如开展老年认知症障碍友好社区建设项目,为400名高危老人提供针对性的就医引导和家庭服务;创新实施“老吾老”服务项目,为200多名轻度失能老人家庭提供健康照护指导。专业力量上增强度。加强区域统筹联动,各基层党群服务站因地制宜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等专业力量,落实医养结合,为辖区老人提供机构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喘息照护等服务,并将“三红分队”资源引入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分中心)、宅基睦邻四堂间、生活驿站等阵地,为老人提供红色教育类、文化传承类、健康便民类等服务,注重老年人的差异性,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精细服务上谋深度。为切实解决老人就餐难问题,党员干部下沉一线认真听取百姓呼声,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做深、做实、做细老年人助餐项目,创新运营模式,通过整合共享、腾笼专享等方式,开设助餐点(长者食堂)共23个,为730多名老人提供助餐服务,南桥户籍60周岁以上老人每餐能享受2元补贴。南桥镇为老年人提供温馨助餐服务的同时,还持续做好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成立了一支“红色代办”服务队伍,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递送餐食,努力提升党群服务“零距离”的归属感。

用好大党建“绣花针”,编织民生保障网

全力兜住民生底线。社区党组织牵头组建由物业服务队、楼组长服务队和党员服务队组成的“红色服务队伍”,制定抢险救灾应急机制,把风险想在前、问题补在前、准备做在前,动员物业公司、社区党员等对每一幢楼、每一个楼道、每一个环节重点检查加固,有力、有序、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灾害一旦发生后,全力做好人身伤亡及灾害财产损失的民生保险案件,坚持走快速理赔处理程序,保障受灾群众利益。动员“两新”参与慈善。联合党建共建单位区民政局举办“慈善小超市 温暖大申城”奉贤区中华慈善日贤人岁岁捐首捐仪式,动员8家“两新”组织爱心结对8户困境家庭;募集慈善基金会蓝天下挚爱660万捐款;河南特大暴雨造成水灾时,“两新”组织积极捐资赠物,累计共捐赠65万余元,凝聚“两新”组织力量,助力慈善事业不断发展。落实联动救助机制。各部门上下联动、多方联合成立未成年人保护站,依据《未保法》《未保条例》等法律法规履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职责。同时,南桥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沈陆村沈志昂故居、江海村碎石地公园、华严村星公寓等红色阵地开展红色学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活动,树立未成年人正确的价值观,明确奋斗目标。组建党员“红色救援组”,协调联动社区、派出所、城管等部门对主要路段、中心城区等重要区域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日常巡查;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蜗居车库的特殊对象等开展了个案协调和帮扶救助等工作,确保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

构筑“不打烊”加油站,充实服务能量罩

发挥沉浸式办公作用,零距离服务群众。推出“小红车”沉浸式办公移动服务车,下沉到宅基、进楼道开展零距离上门服务,主动发现群众的“急难愁盼”,确保群众有难必助、有求必应,实现将群众“找上门”向把服务“送上门”转变,把“一门式”设在移动微家里,在群众家门口“把脉问诊”、对症服务,实实在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发挥顾问制度效能,全方位联动帮扶。各基层党群服务阵地主动将救助顾问、养老顾问、儿童顾问等顾问制度吸纳融合,将帮扶体系嵌入党建网格化工作体系。加大全年度困难群众和困难、高龄党员的排摸和审核力度,充分合理运用好各类帮扶资金,对特别困难的家庭和高龄党员给与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实现不错不漏不重复,提升工作效率。发挥资源整合力量,多渠道发光发热。整合南桥镇辖区内场所资源,加大老年人助餐点的建设力度,加强“红色代办”队伍建设,盘活党群微家,开展党群家访等,做到“大事专办、小事快办、难事联办”,切切实实解决民生“关键小事”。同时,聚集“两新”组织力量,在结对困难家庭、关爱独居老人、呵护未成年人成长等工作中发挥资金支持、心理疏导、日常护理等专业作用,呈现全社区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 福建:拓展社区近邻服务 提升居民幸福感
下一篇: 直击冬奥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 谷爱凌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