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3月29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寸土寸金”的陆家嘴,如何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陆家嘴聚集着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口,如何满足社区老年人原居养老的需求?来看“大城养老”新模式。

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按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目标,陆家嘴街道划分为梅园、崂山、滨江三个住区,形成街道、居委两级供给网络,完善“中心”“家门口”“家”三大服务场景。通过实体服务与信息化支撑相结合,实现服务可知、可选、可用、可及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

2020年,已经初步形成为老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效果。今年,街道新增陆家嘴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梅园分中心、崂山五村家门口为老服务站及东园一村家门口为老服务旗舰站等设施,着力弥补之前养老服务体系中“养老床位缺口较大、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点位不全面、社区长者食堂缺失”等短板问题。

公共服务和资源精准投放

解决养老服务供需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要精准增量,盘活有限资源;另一方面还要精准施策,分类服务。在老旧小区集中的崂山片区,拿出街道存量资产进行改建,打造了集合助餐、助浴、助洗等为老服务,以及日间照顾、长者照护、健康管理、医疗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医养、康养相结合,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

在老年人口密度较高的梅园片区,打造了陆家嘴首家社区长者食堂,同时叠加养老顾问、健康管理、助洗、助浴服务等服务。补贴更加讲求精准性,即社区长者食堂在给予60岁以上老人9折、75岁以上老人8.5折的普遍性优惠折扣基础上,对特殊标识老人(低保低收入、特困供养、优抚及重残无业等)每天每餐再立减3-5元,让有限的资源更加精准覆盖刚需老人。

利用科技手段“智慧助老”

为老服务,还要让老人享受到科技红利。助餐工作中,陆家嘴街道建立完善了智慧助餐系统,将智慧应用和金融科技落地到社区长者食堂场景中。取餐环节,自动识别价格,自动识别菜品;支付环节引入了支付宝技术团队,“刷脸”实现人员识别、精准补贴和无感支付,解决了使用实体补贴卡时,老人担心掉卡、食堂担心冒用的两大痛点。

未来,“刷脸”模式还将应用到各种为老服务场景中,比如图书馆、老年活动室、文化中心等物理空间及助浴、助洗等服务场景,通过科技手段精准获取老年群体活动轨迹,科学分析老人需求意愿,为下一步满足社区老人需求提供技术支撑。

公建民营,引入专业服务

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将政府直接出资金转为政府提需求,通过党建联建等形式,将敬老助老工作以项目化形式同驻区单位的党建工作进行联动。并采用“线上广泛募集”+“线下精准对接”的方式做大资金池,让区域内各类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有针对性参与到助老服务中,积极探索了“政府搭平台、企业出资源、老人得福利”为老服务新模式,实现政府、企业、百姓的“三赢”目标。

依托“公建民营”模式,确保公办机构属性不变的前提下,采用社会招标方式,确定引入专业养老社会组织提供“咨询企划、设计软装、运营服务”的集成式服务。在整个过程中,街道全程参与项目设想、项目计划、项目运作等,与社会组织进行理念共享、举措共推、问题共商、运作共抓。

构建“大城养老”浦东样本

以小见大,从陆家嘴经验可以窥见整个浦东新区对于养老服务的探索。这个上海市老年人口数最多的区,正在加快建设具有浦东特色、符合浦东实际的“大城养老模式”。

浦东将进一步推进以床位建设为重点的各类养老设施建设、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及日常服务质量监管;丰富完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功能,促进社区养老提质增能,继续做实助餐、助洁等各类居家上门服务。继续推进康复辅具进家庭,缓解老年人居家照护压力;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推进“老吾老”计划、“老伙伴”计划、“时间银行”等,为照顾老人的家庭成员或家政人员提供培训。

 

上一篇: 邢台市在社区安装新型指示牌 方便居民办事
下一篇: 近7万名护理员信息一键查询,上海市养老护理员信息管理系统正式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