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组建数字助推+智“绘”乡村青春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团队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与乡村实践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走访调研、主题宣讲、科技下乡、科技培训、文艺展演等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功入选“调研山东”——2024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深化数字化助农模式,挺膺担当起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新篇章。
数字助推+智“绘”乡村青春行乡村振兴促进团暑期社会实践合照
一、惠民实事--以网络信息编织“数字乡村”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为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实践团通过一系列贴近民生、易于上手的数字技能培训,帮助村民们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群体,确保他们不被时代所遗忘,共享数字时代的红利。实践团精心录制了系列教学视频,内容涵盖手机话费充值、电费缴纳等日常生活方面,成为村民们学习数字技能的“贴心小助手”。同时,成员们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数字化的进程中,他们协助建立乡村信息服务平台,村民们通过手机就能随时了解村里的最新动态,真正实现了“指尖上的民主”。这一措施将先进的数字技术带入乡村,不仅为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更在乡村治理的沃土上播撒下智慧的种子。
实践团成员进行业务办理网上教学网上教学
二、主题宣讲--与实践结合上好“大思政课”
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数字助推+智“绘”乡村青春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岚山区涛雒镇新声音艺术培训学校开展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宣讲活动。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以深情饱满的语调,生动再现了《小萝卜头》和《放牛王二小》的感人故事,红色故事加深了青少年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激发他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同时实践团以“学、讲、演、践”等形式,弘扬先进爱国主义精神,挺膺担当起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使命,为乡村振兴贡献出青春的智慧与力量。
实践团成员赴涛雒镇新声音培训学校进行红色教育授课
三、结对共建--职业教育赋能乡村发展
实践团与志愿服务基地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乡村的经济发展、教育提升和社会治理。数字助推+智“绘”乡村青春行乡村振兴促进团赴后村镇宅科二村,举行“赓续红色血脉·激扬青春华章”红色文艺展演暨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挂牌仪式,共同书写职业教育赋能乡村发展的新篇章。同时,实践团在社区开展乡村书法、书画、围棋、日照农民画等文化活动,为广大群众呈现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实践团将继续引领青年学子在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使职业之光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源泉,为乡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宅科二村志愿服务基地揭牌仪式
“赓续红色血脉·激扬青春华章”红色文艺展演活动
实践团成员在村内开展乡村书法、书画、围棋、日照农民画等文化活动
四、务实建议--专业赋能打造乡村品牌建设
为深化乡村品牌发展战略,帮助冯家庄村完成党团活动室的全面改造,实践团以数字媒体技术为笔,将乡村文化元素融入室内设计中,展现了独特的乡村风貌。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同步升级,成为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地标。党团活动中心室外墙上,绘制的一年四季的墙绘栩栩如生,寓意丰收与希望,同时室内设置文化墙,展现了党的光辉历程,实践团利用数位板绘制将桃子元素转化为文创产品和包装盒,通过互联网+文创的营销模式,让冯家庄村的农产品与文创产品携手走向世界。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冯家庄村带来了经济效益,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经济体系的构建注入了强劲动力,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下乡村经济的勃勃生机。
实践团成员使用数位板描“绘”乡村景貌
实践团成员对巨峰镇冯家庄村党团活动室进行设计改造
实践团成员使用数位板绘制农产品元素文创产品
五、调研报告--“绘”就璀璨夺目乡村画卷
为推动岚山区高兴镇冯家庄村水果产业经济发展,实践团利用无人机拍摄,实现VR全景虚拟现实技术,并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实地直播,直播共计时长5.5小时,共有1500余名观众在线观看,获19600余次点赞。在这期间,指导老师带领采访调研小分队在冯家庄村进行采访调研,成员们采用“二维码问卷调查”加“重点商户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挨家挨户一对一地进行问卷考察调研,共收到50份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桃园里98%的农民每亩地的收入为2000元左右,运用大数据技术的数据处理能力,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最后,根据实践团以上所调研到的数据和所见乡村内的真实情况撰写了一份全面的调研报告。
实践团成员进行走访调研
实践团成员对农产品进行采收包装销售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乡村作为实践地点,结合所学专业优势和创新思维应用与乡村发展相融合,呈现工科学生风采,通过实地探查、亲身体验、理论宣讲、交流互动等形式多样的知识传播、实践交流、文化推广,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丰富了学生们的实践经历,以青年之姿践行担当和使命,将青春融入新时代的追梦征程,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学生的理想与担当。
(指导教师:李汶晓、季作亮、袁惠婷,文:崔雪洁、曾雅琼,摄影:柳洋、冯其瑞、丁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