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09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淮北理工学院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赴濉溪县探寻古法酿酒“活化石”团队实践活动综述

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淮北理工学院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赴濉溪县探寻古法酿酒“活化石”团队于6月28日至7月4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酿酒文化展示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和问卷调查等形式,深入了解了濉溪的酿酒文化,为传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队员们在实践中也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深刻体会到了“三下乡”活动的重要意义。

参观酿酒文化展示馆,领略千年酒韵。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了濉溪酿酒文化展示馆,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从濉溪酿酒的起源传说,到各个历史时期酿酒工艺的演变,再到现代酿酒产业的蓬勃发展,系统了解了当地酿酒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刻感受到其博大精深。通过观看实物展示、场景复原、多媒体演示等形式,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直观领略到古代酒坊的繁忙景象,亲身体验传统酿酒工艺的独特魅力。其中明清时期濉溪酿酒作坊群遗址展示尤为引人注目。据介绍,该遗址是迄今为止全国发掘面积最大、覆盖蒸馏酿酒全流程设备的酿酒遗址,为研究濉溪酿酒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这让队员们对濉溪作为“酒乡”的历史地位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深刻体会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图为团队成员听博物馆工作人员讲解。

展馆志愿服务,传递青春力量。活动中,实践团队在濉溪酿酒文化展示馆开展了系列志愿服务活动,队员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为展馆运营注入青春活力。

实践团队兵分两组,分别承担展馆讲解员与卫生清洁员职责。为做好讲解工作,队员们提前学习展馆讲解词,系统熟悉各类展品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并反复开展模拟演练。正式服务时,他们以饱满热情和专业素养迎接游客,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参观者灵活调整讲解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专业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故事串联历史脉络,让濉溪酿酒文化的深厚底蕴变得可感可知。不少游客表示,队员们的讲解不仅丰富了参观体验,更让自己对濉溪这座“酒乡”的文化魅力有了更深理解,纷纷为他们的专业表现点赞。

与此同时,另一组队员主动投身展馆卫生清洁工作。他们细致清扫展馆各个角落,认真擦拭展柜玻璃,及时清理地面垃圾,全力为游客营造整洁舒适的参观环境。服务过程中,队员们不怕脏累、分工协作,用汗水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此次志愿服务不仅为展馆提供了切实帮助,更让队员们在实践中锻炼了沟通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强化了服务社会的意识。青春力量与文化传承的碰撞,让濉溪酿酒文化展示馆的参观体验更添温度。

图为队员在志愿讲解和志愿清洁。

问卷调查,收集民众声音。为了深入了解当地居民和游客对濉溪酿酒文化的认知程度和看法,实践团队在展馆内及濉溪古镇周边发放了问卷调查,内容涵盖了对濉溪酿酒历史的了解、对传统酿酒工艺的兴趣、对当地酿酒产业发展的建议等多个方面。通过对有效问卷的收集和整理、统计分析,这些问卷数据和反馈意见为团队深入研究濉溪酿酒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一手资料,也为当地政府和相关企业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濉溪酿酒文化、推动酿酒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图为队员们在发放调查问卷。

集思广益,团队成员共同设计周边文创。为了提高濉溪酿酒文化遗址博物馆知名度,更好的宣传酿酒文化,提升游客积极性,队员们合作设计了有趣的文创产品冰箱贴和钥匙挂件。其中酒葫芦的形象代表着酿酒文化的传承,以可爱化设计拉近大众与酿酒文化的距离,唤起人们对古法酿酒技艺,悠悠酒史的联想,是博物馆酿酒文化的具象缩影。

(文:赵丽娜 鲍正影  图:李前清 )

图为团队为博物馆设计的文创周边。

图为团队在博物馆合影。

上一篇:世承书院“苍洱循迹承古韵,云岭访俗绘新篇”实践团赴兰坪县采访非遗传承人
下一篇:安徽理工大学非遗数字青链突击队——探寻影视IP赋能淮南文旅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