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山东平度蓼兰镇常富庄村村民王秀珍家门口喜气洋洋。一面崭新的“人居环境示范户”流动红旗被郑重悬挂在门楣之上,鲜红的旗帜在朝阳映照下熠熠生辉。王秀珍仔细掸了掸本就锃亮的门框,难掩激动:“就为这面旗,值了!”如今在蓼兰镇,这面小小的流动红旗,正成为撬动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热情的有力杠杆。
“比学赶超”,小旗帜激发大动能
能否挂上这面流动红旗,已成为蓼兰镇村民心之所系。评选标准清晰透明——房前屋后整洁有序、无乱堆乱放、自觉维护公共区域卫生、庭院绿化美化……每月,由各村党员代表、热心村民组成的评议小组,严格依据标准,挨家挨户实地查看、现场打分。评选结果张榜公示,优劣分明,一目了然。
“以前觉得自家院子扫干净就行,现在可不一样了,左邻右舍都铆足了劲,连鸡鸭圈舍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村民李老汉坦言,为了争创示范户,他不仅养成了每日清扫的习惯,还主动承担起屋后小巷的保洁工作。一面流动红旗,悄然掀起了一场“比学赶超”的环境整治热潮。
“面子”催生“里子”,好习惯蔚然成风
流动红旗带来的,远不止门楣上的荣光,更是村民观念与行为的深刻转变。在红旗的示范引领下,村民们主动将目光从“各扫门前雪”投向公共空间。清理村头巷尾的卫生死角、自觉维护新修建的花坛绿地、自发组建“庭院美化互助组”交流心得……维护环境卫生从“要我做”的被动任务,内化为“我要做”的自觉行动。
“过去整治靠干部推着干,如今家家户户抢着干。”北张家丘村党支部书记感触颇深,“这面红旗挂到谁家,就能带动周边一片。这种‘争先进、讲卫生、爱整洁’的文明风尚,正润物无声地滋养着乡风。”
乡村展新颜,共建共享谱新篇
如今的蓼兰镇,清风拂过洁净的街巷,绿树红花掩映着农家院落,处处洋溢着清新怡人的田园气息。这“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村新貌背后,正是流动红旗机制所激发的村民“主人翁”精神和内生动力。
“一面流动红旗,成本虽小,能量却大。”蓼兰镇镇村中心负责人王健表示,“它点燃了村民‘我要参与’的热情,树立起‘勤劳光荣、整洁体面’的新风尚。环境整治的核心在人,心齐了、劲足了,家园自然会越扮越靓。”
这面在农家门楣间流动的旗帜,传递的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广泛共识与共同行动。在蓼兰,小小流动红旗正“卷”起人居环境整治的澎湃热情,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新画卷,在村民们的积极参与中愈加绚丽多彩。(张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