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9月06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厦门民企全体员工看阅兵!创始人多年来讲授189堂“红色情缘”授课!

9月3日上午9时,北京天安门广场旌旗猎猎、军威雄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盛大启幕。

与此同时,厦门国宇健康管理中心有限公司(简称厦门国宇)的会议室及分支机构的大屏幕前,员工们身着统一工装,神情庄重地注视着直播画面,国歌声中,不少人眼中神情激动。

这场“集体观看+线上同步”的特殊“思政课”,正是厦门国宇将爱国情怀融入企业文化的生动实践——作为一家以党建为“根”与“魂”的民营企业,厦门国宇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新时代民企的爱国答卷。(黄凯)

阅兵场连着工作一线:一场跨越千里的“精神共鸣”

“看到受阅官兵整齐的步伐、新型装备的亮相,心里特别激动!这不仅是国家实力的展示,更是我们企业发展的底气。”厦门国宇党总支书记郭灯亮难掩振奋。

 

 

为让全体员工共享这一历史时刻,厦门国宇党总支提前下发通知,针对不同岗位需求设置“直播+录播”双渠道——9时组织部分在岗员工观看直播,14时30分集中安排党团员及轮休人员观看录播,分支机构则通过线上平台同步参与。

“这不是简单的‘看仪式’,而是让员工在庄严肃穆中感受‘国家强则企业兴’的深刻逻辑。”厦门国宇创始人郭东宇在观看现场表示。作为企业红色文化的“总设计师”,他始终认为,“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立足岗位的实干”。

 

 

阅兵式上,受阅官兵的坚毅、科研工作者的创新、建设者的奉献,恰与厦门国宇“把企业发展融入国家需求”的理念高度契合。“从抗战先辈的浴血奋战,到新时代强军兴邦的壮阔图景,历史告诉我们:企业的命运永远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

189堂“红色情缘主题授课”铸魂:从“内部思政课”到“红色影响力”

这场特殊的“观礼”,是厦门国宇多年来红色文化建设的缩影。自2008年成立党支部起,厦门国宇便将党建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而创始人郭东宇的189堂主题授课,正是这一理念的最佳注脚。

“每月一堂课,雷打不动。”郭东宇翻着党课记录本告诉记者,从2008年企业初创时的“党史为鉴 寻找初心”,到2024年的“党建引领 勇立高质量发展标杆”,再到今年结合阅兵主题的“从胜利走向复兴——论企业担当与国家发展”,189堂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授课始终围绕“国家发展与企业担当”这一永恒主题。

“郭总讲课从不照本宣科,他会用台籍博士张峻斌加入厦门国宇,受企业家国情怀影响,扎根革命老区开展义诊,为两岸情缘、乡村振兴注入正能量的故事,讲红色文化的“统战作用”;用党员志愿者风雨无阻接送瘫痪女孩补习、助其考上集美大学的经历,讲‘党建就是坚持做好每件小事’。”

如今,郭东宇的主题授课早已走出企业,成为厦门城市党建学院客座讲师、安溪“民营企业党建之友好典型”的他,先后为厦门大学EMBA思政课堂、陕西省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培训示范班等授课,将“跟党学创业”的经验分享给更多人。

“多讲一次课,就多一次对‘国之大者’的理解。”郭东宇说,189堂课不仅筑牢了员工的信仰之基,更让企业凝聚起“听党话、跟党走”的向心力——近年来,厦门国宇先后获评“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非公企业党建带工建示范点”,党员团队牵头研发的2个项目获国家专利,“红色天使”党建品牌成为厦门非公党建典型之一。

从“爱国情怀”到“社会责任”:民企的担当与温度

“观看阅兵时,我想起了厦门国宇这几年践行公益活动的场景。国家强大了,我们更要把发展成果回馈社会。”厦门国宇党总支书记郭灯亮的话,道出了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自觉。

多年来,厦门国宇始终将“爱国”落实在行动上:近年来累计向社会各界捐款捐物1000多万元,并积极开展各类公益项目,助力社会和谐发展和共同富裕,荣获“中国红十字奉献奖章”“福建省红十字人道金质奖章”等表彰。厦门国宇累计为困难群众、孤寡老人上门医疗帮扶慰问1000多人次;投入200多万元,开展CPR公益培训170余期,免费培训超3500名发证学员;还开展了近300场健康咨询、公益讲座等活动,将健康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此外,厦门国宇先后为100名小区优秀带头人、党员和100名“小区治理最美人物”赠送总价值100万元的“健康体检大礼包”;2020年、2024年分别为贵州大方县捐赠救护车、助学款等;并累计向湖里区红十字会捐款300多万元。

厦门国宇的社会担当广受好评,其中一个故事更是打动人心:一名和厦门国宇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的下肢瘫痪的女孩因行动不便无法参加晚自习,成绩持续下滑。厦门国宇党总支得知后,立即组织党员志愿者每周接送她补习,这一送就是5年。女孩最终考上集美大学,如今已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并参加工作数年。厦门国宇不仅在学习上帮助她,在生活、健康等方面也是力所能及提供帮助。“是厦门国宇的叔叔阿姨让我知道,‘爱国’就是身边人互帮互助的温暖。”女孩在感谢信中写道。

“未来,我们要把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动力。”郭东宇表示,“让‘爱国底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这是我们对‘9·3’阅兵精神最好的传承。”

 

上一篇:安农学子赴金寨:触摸红色历史 见证老区振兴
下一篇:安徽农业大学实践团金寨行:以青春科技赋能蜂茶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