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1月28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打卡90年代,这个乡村小院凭啥“出圈”?

“家人们看过来!想找个能拍复古大片、还能体验直播的网红打卡地吗?来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庆云镇陶家村的‘食情话艺-影视歌聚院’小院就对了!”镜头里,主播刘涛、“庆云园姐”正对着手机屏幕热情洋溢地推介。

镜头外,小院里另有十余名“村民主播”或在直播推介、或在调试设备,或在对镜练习——这里不仅是村民变主播的孵化地,更是一座鲜活开放的90年代记忆博物馆。

推开斑驳的木门,仿佛一脚踏回了三十年前。老式录音机里还放着邓丽君的磁带,墙角的磨盘静默诉说时光,那些泛黄的唱片、搪瓷杯……每一件老物件都在无声地邀你合影。而镜头一转,当地的村民正对着手机屏幕,热情地推介家乡的“庆韵禾源品牌面条”。

打造这个小院的,是两个土生土长的庆云人邓长勇和刘涛。问起他们回来的初衷,话很朴实:“就是觉得村里好的东西走不出去,怪可惜的。老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不如把它弄热闹点,让城里人爱来,让村里人能挣钱。”

于是,他们一点点把记忆里的场景复原,用磁带、缝纫机、老式收音机组成了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打卡空间。

但这里不止于怀旧——小院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直播基地。他们联合庆云镇及周边村庄,把本地新鲜果蔬、特色农产品等十多种特产都搬了进来。他想做的,是真正孵化一个能持续造血的“网红基地”,让本土特色产品,搭上电商的快车。

小院一角,还特地砌起了传统大锅灶,打造出“共享厨房”。游客可以亲手用柴火灶台做饭,在炊烟袅袅中重温旧时滋味。谁家做了拿手菜,香味能飘满整个院子,勾起的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更让人欣慰的是,小院通过电商培训,为留守妇女、返乡青年铺就了一条在家门口发展的新路。他们从零学起,面对镜头越来越从容。“我第一次直播卖的就是咱村的腊八蒜”,一位返乡青年笑着说,“能把家乡的好东西推广出去,还有了不错收入,特别有成就感。”

一座小院,就这样链接着过去与现在。它留存了渐渐远去的乡土记忆,也借助直播电商的东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在这里,乡情可触,乡味可品,未来可期。(通讯员:耿秋月)

上一篇:南山:居民脚受伤行走困难,沙河街道明珠街社区网格员暖心护送
下一篇:记忆归处:一个展馆与一代人的青春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