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4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致敬!乡村教师——慢慢变老的他们,心中依然是少年

在江西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支月英在给学生上课(9月2日摄)。

在江西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支月英在给学生上课(9月2日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支月英年轻时和学生们的合影(资料照片);下图为2021年9月2日,在江西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外,支月英送放学的学生们回家(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放学后,支月英(右一)和学生家长聊天(9月2日摄)。

在江西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中心小学,校长殷大福带着学生们在花田边写生(9月1日摄)。

在江西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中心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校长殷大福带着学生们在蔬菜地里松土(9月1日摄)。

拼版照片:左上、右上图为殷大福刚参加工作时的照片(资料照片);下图为2020年11月9日,殷大福在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中心小学给学生上课(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1997年,殷大福(中)刚参加工作时和学生们的合影(资料照片);下图为2021年9月1日,在江西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中心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殷大福和学生们展示师生一起种植的辣椒(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在江西于都县仙下乡龙溪小学,校长朱森林给学生们上开学第一课(8月31日摄)。

在江西于都县仙下乡龙溪小学,朱森林和学生们聊天(8月31日摄)。

在于都县仙下乡龙溪小学,朱森林辅导学生学习(8月31日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朱森林(一排左一)小学时的合影,他的老师方李长在第二排右五位置(资料照片);下图为2021年8月31日,朱森林和已经退休的方李长在龙溪村合影(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1980年,19岁的支月英来到江西奉新县澡下镇任教。大山里教学条件极度简陋,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让她坚守了下来。41年过去,大山里的孩子们走出去一批又一批,支月英也从“支姐姐”变成了“支奶奶”,但在乡亲们的口中,她一直是“支老师”。很多人问她,为什么可以在大山沟里坚守这么多年?那里又不是你的故乡,也没有一块你的田。支月英的回答是:“因为这里需要!”

如何让山里的孩子能够用心感受世界的美?1997年,19岁的殷大福带着这个问题,自愿来到江西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的大山里任教。在这里,他不只是简单重复地完成教学工作,还推广国学、书法、绘画、舞蹈等课程,带着孩子们开垦荒地、种花种菜。24年过去,看着大山里孩子们的改变,殷大福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要在美的环境中培养美的人、培养创造美的人。”

朱森林说:“很多老师当初上山就是靠着一股少年气,包括我的老师方李长。小时候最敬佩的人就是方老师,所以大学毕业之后我又回来了。”2005年,朱森林从龙溪小学毕业,当时方李长是他的语文老师。2014年,他回到母校任教,两年后,方李长也结束了41年的教书生涯退休,两代人完成了投身乡村教育的接力。

坚守、播种、传承……一代又一代乡村教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改变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努力着。大山里逐渐老去的他们,回望来路,初心未改,仍是少年。

致敬!乡村教师。

 

 

 

 

 

上一篇: “愿做山里娃走出大山的桥梁”——太行山麻雀小学的教师“夫妻档”
下一篇: 湘西大山里的教师和苗族孩子一起“留守”
文章右侧广告

作者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