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农村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纵深推进,如何正确把握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探索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振兴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深挖乡村生态比较优势,提升乡
作者:罗贤宇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罗马 日期:2023-09-22 -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弘扬传统农耕文化 ——专访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曹幸穗
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承发展农耕文化,不仅能够为现代农业提供丰富经验,同时也能够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事业增光添彩。 在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人民网专访了我国培养的第一位农业史博士、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曹幸穗,就农耕文化传承发展、全国农民丰收节、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等话题展开交流与讨论。 主持人:我国农耕文化有哪些特点?从古至今经历了怎样的
作者:方经纶 来源:人民网 编辑:罗马 日期:2023-09-22 -
黑龙江双鸭山市深化乡风文明培育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去年以来,双鸭山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根本,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为依托,以志愿服务和文化惠民活动为载体,统筹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移风易俗宣传教育,走出了一条基层精神文明创建和乡风文明提升的发展之路,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常态化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推进文明村镇创建。2022年全
作者:杨军 来源:双鸭山日报 编辑:罗马 日期:2023-09-21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预计秋粮旺季收购量大体在2亿吨左右
人民网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李栋)21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全国秋粮收购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今年秋粮收购工作,提前做好仓容、资金准备,确保及时把种粮农民好收成变成好收入。 秋粮占全年粮食总量的四分之三,是全年粮食收购的重中之重。从近期调度情况显示,今年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大部分地区秋粮长势良好,有望再获丰收。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秋粮商品粮和收购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预计旺
作者:李栋 来源:人民网 编辑:罗马 日期:2023-09-21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走近湖北省武汉市的梁子湖畔,邻水听风、触目皆绿。蓝天白云下,灰瓦白墙清新别致;田园山林间,鸡鸭白鹭怡然自得。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和美乡村正在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承载地。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助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挥乡土优势风貌改造乡村换新颜 十年前,梁子湖畔的小朱湾还是
作者:王绍绍 来源:人民网 编辑:罗马 日期:2023-09-21江西万安:蜜柚丰收采摘忙
2023年9月19日,在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高陂镇泗源村富晶果业基地,果农正在采摘井冈蜜柚。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积极打通两山转化通道,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扶持等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全县井冈蜜柚种植规模达4.1万亩,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邱哲摄(人民图片网)
来源:人民网 编辑:乾深 日期:2023-09-21数字货运平台助蜂农“追花逐蜜”之路更加顺畅
每年夏末秋初,天山北麓,阿勒泰市20多万亩向日葵竞相绽放,进入盛花期。金色的花海与群山相映,构造出恬静的田园景致,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新疆阿勒泰市的向日葵花海。满帮集团供图 花海不但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打卡,也吸引了大批蜂农到这里追花逐蜜。对养蜂人来说,新疆花类多、花期长,且天气干燥,空气中水分含量高,在这里放蜂,不但出蜜量高,而且蜜质极好。 今年54岁的养蜂人简守银带着200多箱蜜蜂,6月
作者:王秀芳 来源:人民网 编辑:罗马 日期:2023-09-20-
走进村史馆,了解乡土中国
留住乡愁、激活记忆、传承文化各具特色、乡土味浓的村史馆,是人们了解乡土中国的一扇扇窗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扎实推进村史馆建设,着力打造一批传承乡土文化、赋予时代内涵的有效载体,成为凝聚人心
作者:姜 峰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罗马 日期:2023-09-20 -
提升耕地质量,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金秋大地,丰收号子响起,从南到北迎来沉甸甸的收获。趁着两季轮作间隙,不少地方通过施用生物菌剂、种植绿肥作物、秸秆还田等方式,给土壤补充肥力,为下一季播种做好准备。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1亩多,一等到三等耕地占比不到三分之一,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近年来,我国先后实施一系列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切实保护好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今年,中央
作者:郁静娴 来源:人民网 编辑:罗马 日期:2023-09-20 乡村晒秋忙
9月16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珠山镇的农民在晾晒收获的高粱(无人机照片)。 金秋时节,各地农民抓住晴好天气晾晒收获的高粱、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呈现多彩的丰收图景。 新华社发(宋文摄)
来源:人民网 编辑:乾深 日期:2023-09-20

视频新闻
图文内容
为乡村插上数字化翅膀
今年以来,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关庙镇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搭建数字乡村信息化平台,开发村级信息管理系统,完善村级数据库,打造数字林河智慧乡村,让群众智享数字新生活。图为在关庙镇林河村数字治理中心,工作人员通过乡村治理智慧平台实时监控、分析乡村治理信息。徐江海摄(人民图片)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乡村迎来了新的机遇。多地通过数字赋能,加快乡村经济、文化、生态建设,有效推进乡村治理,推动乡村
“解锁”新玩法 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碧水映蓝天,宜居宜业的江城正焕发新的活力。近年来,武汉市通过实施全域整治、连片打造,形成黄陂木兰大道、新洲桂花大道、蔡甸嵩阳大道、江夏鲁湖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振兴示范带。2023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人民日报社采访调研团近期走近江城,感受农文旅融合过程中形成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充分发挥文化赋能作用,挖掘提升乡村人文价值,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场景创新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在农文旅融合
同心绘“疆”来 “丰”景美如画
洛浦县恰尔巴格镇丘拉克铁热克村村民在自家果园采摘无花果(9月18日摄)。买买提艾力艾尼瓦尔摄 沙湾市举办庆祝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村民在辣椒拼出的造型前载歌载舞(9月22日摄)。王芳吉摄 兵团第五师双河市两河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在展示大闸蟹(9月20日摄)。夏特克海拉提摄 精河县托里镇永集湖村村民利用机械采收打瓜(无人机摄)。眼下,该县种植的6000余亩打瓜喜获丰收,村民抢抓农时加紧
云南:不断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 让法治精神在基层扎根
群众有事摸不着门,就找法律明白人普法教育你我他,法治建设靠大家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苍山西镇光明村道路两旁,这样的法治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在光明村李斌法律明白人工作室里,一张四方桌摆放着工作日志、民法典以及各种法律宣传手册。在当地,有法律问题先找李斌成了一种习惯。 近日,司法部2023年法治乡村基层行采访团走进云南大理、丽江等地,了解当地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施情况。法律明白人像播撒下